在形式多樣的品香活動中,中國的香席與日本的香道,是歷史傳承最為悠遠、最具文化屬性、也最有儀式感的兩種活動。可惜的是,自晚清之後,由於戰亂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中國香席一度沉寂了上百年,直到近年來才逐漸走上復興的道路。
  廣東省沉香協會專家表示,香席是一種以香為媒介來進行的文化雅集活動。它通過行香過程來表現心靈境界、體悟生命價值,是人生品味的一種升華。現代人為名利所困,日夜忙碌,迷失了自我。香席活動就是讓他們“慢”下來,“靜”下來。在美妙的馨香中“靜心悟道、調和身心、品評審美、翰文勵志”,尋求人生真正的意義。香席對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外觀氣質有絕好的助益。在這個功利過於炙熱的社會,不妨利用香席靜下來,調養氣息,提升自己的智慧。
  香席使用的香料,一般都是罕見的珍貴香料,其中尤以沉香為尊。它要求參與者具備一定的學識素養,才能完成並體悟香席活動的內在魅力。在本期的沉香專欄中,我們請專家為香友們詳細介紹一下開展香席活動所需掌握的程序與儀軌。
  1 隔火熏香因無煙燥氣而廣受推崇
  據專家介紹,香席出香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隔火熏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
  所謂隔火熏香,是指用雲母片、銀葉或者其它隔火材料將香材和炭火隔開的品香辦法,這是中國香席中品香的主流方式,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雅蘊藉之美。這種辦法最遲在唐代就已出現,李商隱的《燒香曲》中就寫道:“八蠶繭綿小分炷,獸焰微紅隔雲母。”到宋代,隔火熏香法已經非常流行。
  宋時陳敬《香譜》引顏博文《香史》雲:“焚香,必於深房曲室,用矮草置爐與人膝鬥平,火上設特銀葉或雲母,制如盤型以之襯香,香不及或,自然舒慢,無煙燥氣。”明代仙霍《焚香七要》也記載了更為講究的隔火熏香法:“燒香取味,不在取煙。香煙若烈,則香味漫然,頃刻而滅。取味則味幽香馥,可久而不散,可用隔火。有以銀鐵明瓦片為之者,俱俗不可,且熱甚,不能隔火。雖用玉片為美,亦不及京師燒破砂鍋底,用以磨片,厚半分,隔火焚香絕妙。”在如何處理碳團方面,他也很有一套辦法。他在“埋火”條中說:“燒透炭塹入爐,以爐灰撥開,僅埋其半,不可便已灰擁炭火。先以生香焚之,謂之發香,欲其炭塹因香熱不滅故耳。香焚城或,方以筋埋炭塹,四面攢擁,上蓋以灰,厚五分。以或之人卜消息,灰上加片、片上加香,則香味隱隱而發。然須以筋四維,直戳數十眼以通火氣周轉,炭方不滅。香味烈,則火大矣。又須取起砂片,加灰再焚其香。盡餘塊用瓦盒收起;可投入火盒中,熏衣裳。”用材、埋炭、用火可謂詳盡有致。
  明末清初的知名文人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中寫他與愛妾董小宛品香:“寒夜小室,玉幃四垂,毾重疊,燒二尺許繹蠟二三枝,陳設參差,堂幾錯列,大小數宣爐,宿火常熱,色如液金粟玉。細撥活灰一寸,灰上隔砂選香蒸之,歷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鬱勃氤氳,純是糖結。熱香間有梅英半舒,荷鵝梨蜜脾之氣,靜參鼻觀。”可謂參透香中三昧。
  2 單一香材惟上品沉香可勝任
  開展香席活動,可以使用單一香材,也可以採用多種香材相搭配。專家著重介紹了使用單一香材的方式。
  據專家表示,使用單一香材熏香開展香席活動,對於香材有很高要求:必須質量上乘,香味變化靈動,有初香、本香、尾香之分。可以說,能夠滿足這種香席要求的香材,只有上品沉香,其它香材無法勝任。
  明代怪才屠隆在《考槃餘事·香箋》中寫道:“品其最優者,伽南止矣。第購之甚艱,非山家所能卒辦。其次莫若沉香。沉有三等,上者氣太厚,反而嫌於辣;下者質太枯,而又涉於煙;惟中者約六七分一兩,最滋潤而幽甜,可稱妙品。煮茗之餘,即乘茶爐之便,取入香鼎,徐而爇之。當斯會心境界,儼居太清宮與上真游,不復知有人世。噫,快哉近世焚香者,不博真味,徒事好名,兼以諸香合成鬥奇爭巧,不知沉香出於天然,其幽雅沖澹,自有一種不可形容之妙。”這段文字將沉香作為香席單一香材的益處表達得淋漓盡致,對沉香的把握與感悟令後人心嚮往之。
  專家表示,採用沉香作為單一香材,以隔火熏香的方式開展香席活動,有諸多優點:一是節省香材,每克上品沉香至少可以品30次以上;二是悠雅清潔,香味純正,無煙熏火燎之感;三是最大限度地促進香氣逸出,使香味富有變化和層次;四是出香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可以發香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使用這種方法製作香席,對炭團和爐灰有較高要求,最好使用正宗香堂所製作香灰和香炭團,才能保證無異味和香炭團結實耐用。
  3 香席適宜時間四季各有不同
  除了預先選擇好出香方式和香材,要開展香席活動還有一系列準備工作要做。
  首先是選擇合適的場所。專家認為,開展香席活動的房間要環境安靜,面積一般在20至30平方米,光線柔和,透氣無風。若處園林之中更為理想。房間佈置以簡雅整潔為好,裝飾不要有刺眼顏色。房間內最好能使用古傢具或仿古傢具,以簡潔優雅之明式傢具為上。置一書案或一方桌均可,椅子六七把。此外,還需要準備一套能放輕音樂之音響設備。有條件時可以在房間內點綴一盆高雅古樸的盆景。
  其次是選擇合適的時間。專家介紹說,其實一年四季、朝暮晨昏都可以開展香席活動,但品香的具體時間,還應隨時令和氣候變化而變化。春天宜以上午9時至12時為宜,夏天以晚上7時到10時為宜,秋天以中午晚上為宜,冬天宜午後為宜。
  待萬事俱備,主人就可以請客人來參加香席了。
  專家建議,為鄭重其事,主人可以向客人預先發出請柬。請柬應儘量結合時令,使用舊學雅詞,最好由主人親筆書寫並加蓋閑章為上,以示恭敬。內容可參考下列貼式,但不必過分拘泥。
  “春天:天清氣朗,惠風和暢。良辰美景,最宜鼻觀。君玉樹臨風移駕寒舍,定能蓬蓽生輝。謹訂於某月某日某時假座某處香聚,敬希賜復。某某謹邀。”
  “夏天:驟雨初晴,荷風送爽。三五知音雅集,綠蔭草蓬,紅土棋楠怡心養性。謹訂於某年某月某時於某處聞香品茗,可否一允,敬請賜復。某某敬請。”
  “秋季:明月在天,清風送爽,值此佳日,最宜品香。可否仿蘭亭之雅,移玉半日,於某處小聚,賞沉檀之妙香,吐清香以悅心?謹訂於某月某日某時某處香聚,如承惠允,即請賜復。某某恭請。”
  “冬天:瑞雪初降,紅梅乍綻。某某偶生訪戴之趣,卻矜芷香之雅。謹備海南安南之奇香,敬請屈駕蒞臨,移玉寒齋。呈香上茗,以解思念。如蒙府允,即請賜復。某某誠邀。”
  4 入座調香皆有儀軌可循
  待到良辰美景,高朋滿座,香席便正式開始。接下來還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儀軌。
  第一步是入座。香席入座,主客在主香人左手方入席,面向室門。陪客依次在主客左方入座。主人位在主客右手,右方為室門,每席以一主四客為宜,人多則遞傳時間過長,無法感受香味之變化。
  第二步是呈茶。主香人取上好龍井或碧螺春,用潔凈之玻璃口杯,為客人泡茶,助手依次奉茶。主香人可用簡潔語言,介紹所上之茶。助手在品香過程中,不時為客人添加茶水。
  第三步是賞香。主香人要給客人介紹品香之全部物品,先介紹香具:爐瓶三事(香爐、香盒、香瓶)、香匙、香夾、壓灰扇、探針、頂花、香鏟等,次香灰、香炭等;再介紹香材。並按品香時需要依次擺放。介紹時語言簡潔明瞭,用詞優雅而藝術。切忌語言含糊不清,語焉不祥。這是品香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
  第四步是松灰。主香人拿出香爐放入爐灰(也可事前放入),用香鏟或灰壓翻攪送動,也可用香箸(香筷)插至爐底劃圈鬆動,使爐灰蓬鬆透氣。
  第五步是燒炭。主香人將香炭放至燒炭爐或炭架上,放至非主客一側,用打火機燒炭。一般先由上至中至底,將炭燒至呈白色時稍加放置,用手試溫度,確定炭已燒著後進行下一環節。
  第六步是入炭。主香人用香鏟或灰壓在爐正中灰中挖四方或圓柱形坑。用香夾或香箸將炭夾入放正。香炭的深度離香灰錶面1.5cm-2.0cm。
  第七步是理灰。主香人用香鏟或灰壓將香炭用灰埋住,並將爐灰理成大致的圓錐體。坡度約30度,錐尖對香炭的中心點用灰壓自左而右壓整齊,不可壓得過實過緊。用香掃清理爐口爐壁的灰末。用香箸在圓錐的尖上開火窗至香炭。如為美觀,可用香筷在圓錐體壓出印痕,但一定要整齊為好。火窗孔的大小直接關係到炭團的升溫快慢。大,則升溫快,小則慢。客根據香材特性和需要確定。
  第八步是入香。埋好香炭三、五分鐘後,炭熱基本上將爐灰中的潮濕趕盡。主香人切香材放入銀葉或雲母片,用香夾把銀葉或雲母片放至火窗上。
  第九步是調香。主香人整理銀葉或雲母片位置,並品聞,確定香味已出時,開始巡香傳遞。
  5 品香寫箋描繪人生感悟
  調香完畢,香席活動便進入了高潮環節——品香。
  主香人調香定味後,將爐用右手拿起放至左手(手掌平展,手心朝上)上,轉頭頷首示意主客。主客以右手執爐頸放爐於左手上就鼻,右手手掌彎曲搭附於爐外壁,於右手拇指處聞香三次。第一次初品,感受香味;第二次鼻觀,體驗香趣;第三次意受,神思聯想。每次不超過10分鐘,不可朝爐中呼氣,呼氣時抬頭離爐右轉呼吸。主客三次聞畢,依法傳向左手下一位,直到傳回主香人手中為一巡。主香人每出一香於三巡後,換香另出一爐,待三次爐出,品香完成。
  在品香進行過程中,一般還需要進行調溫。品香時,如果發現香味驟然趨烈,說明炭團溫度過高,須及時取下隔火的銀葉或雲母片。用添加爐灰的方法加厚炭團上麵灰層,或用灰押壓緊灰錐,降低溫度,使香味逸出舒緩有變;如香味過於微弱,則說明炭團溫度過低,可用火筷、探針在灰錐中上部開一些通氣孔,加快炭團燃燒,增加溫度,若火溫還是上不去,就要從灰中取出炭團重新燃燒再行埋灰。這樣使炭團溫度升高,香味正常溢出。
  品香程序結束後,主香人向客人發放信箋,請客人書寫品香心得。書寫內容不能拘泥於對香味的感受,而應寫出品香的心靈感受,多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少一些對具體香味的描述。把人生的感悟,藝術的聯想,含蓄地描繪出來。
  主香人事後將香箋收集裝訂,做為一次雅集的記載予以保存。至此,一場完整的香席方告結束。
  專家提醒說,以上介紹的是一個完整的香席過程。實際操作中,由於品香者水平高低、品香目的、香材和工具以及環境的差異,不一定每次都按部就班進行全部過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適當增減和調整先後次序。香席的關鍵,不是照搬古人的儀軌和方法,而要傳承古代香席的精華和神韻,達到更高的心靈境界。
  6 參與香席賓主均要守規矩
  縱觀整個香席活動,主香人無疑是最為關鍵的角色。其言談舉止直接關係到香席活動開展得是否順利圓滿。專家認為,一個沉靜自在的主香人所散髮出的氣息,可以與沉香營造的氛圍協調一致,使人寧靜、內省。所以,主香人的全程操作,一定要從容不迫、優雅有致,要調整掌控節奏的快慢,使得整個香席活動有序、有趣、有意義地進行。
  專家表示,主香人的操作手法要求優雅舒緩、輕盈簡潔、連綿圓融。優雅舒緩,是指動作不急不躁,快慢適合,富有節奏;輕盈簡潔,是指動作熟練輕盈,不滯不澀,不枝不蔓,準確到位;連綿圓融,則要求動作流暢自然,連綿貫通,有行雲流水之感,同時要求身心合一,使美妙空靈的香韻從心中飄逸輕揚。
  除了手法,香席對主香人的心理要求更高。一個合格的主香人在香席過程中必須神清氣定,謙遜平和,心無掛礙,才能高質量地完成香席操作。
  神清氣定,要求主香人鎮定自如,不動聲色,散髮出安定祥和的氣息,能夠熟練地掌控香席節奏、氣氛,使之有序、有趣、有意義地順利進行。謙遜平和,是指在香席過程中,主香人表現出的謙遜、寬容、平和,絕無心浮氣躁、驕橫無禮的表現。心無掛礙,要求主香人心靜如水、心空大度,在香席過程中不患得患失,堅定自信、全神貫註;對香席參與人或者客人平等待之,有主客,無尊卑,把和每一位香友相遇都當做一種緣分。同時,要求主香人不存功利之心,香席的真正目的是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真諦,只有拋棄名利之心,才能香人合一,使香真正成為增添詩意的高雅之物。
  而對於每一位參加香席的客人來說,也有幾點需要註意。
  首先,衣帽整潔正式,不佩戴過大飾品、手錶等。
  其次,身體清潔衛生,無異味、不使用香水。雙手一定要清洗乾凈,尤其註意指甲間無污穢。
  品香過程中,客人應輕聲細語,儘量不說話。關閉手機或將其調至靜音狀態。不得在品香室抽煙。品聞三次,即向下傳爐,不可握爐不放高談闊論,不可對爐呼吸。
  執爐時要儘量沉靜內斂,優雅穩重,手肘放鬆下垂,不可平肩高肘做張揚狀。非主香人不要隨意撥弄香灰、香片。
  ■人物專訪
  趙永歡:最懂香者心
  趙永歡,廣州市藝霖坊工藝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廣東省沉香協會副會長,其公司是國內著名的藝術香器生產製造商,公司以“傳承文化,弘揚香道”為宗旨,弘揚千年香道文化,專註香道用具的製造和創新。近日,筆者就“傳承文化,弘揚香道”這個話題對其進行了訪談。
  問:您是如何與沉香結緣的?
  答:我與沉香結緣的時間不算太長,也就是在6年前。特別要感謝我的引路人及摯友——廣東省林業廳的老幹部袁水慶先生,是袁老先生帶我領略了沉香及沉香背後的香文化。這給我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改變,我以前做對外貿易加工,整個人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身心極度疲憊。接觸到沉香及香文化後,我便開始使用和研究。在忙碌的工作中,熏一爐沉香,看著那縷縷青煙,品著那淡淡的清香,整個人突然有一種莫名的平靜與安寧。現在,我把工作的重心轉到了中華本土香器研發上,將自己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中華的沉香文化。興趣與事業,很榮幸,在沉香中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問:你的公司定位藝術香器的生產製造商,最大優勢是什麼?
  答:香過無痕,故憐香者必重其器。藝霖坊的宗旨是將香器藝術化、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藝韻香霖、清雅御坊是藝霖坊的創作靈魂,我們每一款產品設計,都會將藝術與科技無限融入到香器中去,讓每一個香文化愛好者,都能在“靜中賞其型,行中感其能,悅中悟其意”。例如我們的產品——芳華絕代、知香思源、一葉知秋、漁舟唱晚、紫禁之巔、晨鐘暮鼓等,完美詮釋了香道精神中的智、信、仁、勇、嚴、溫、良、恭、儉、讓等精神。藝霖坊是真正做到,最懂香者心。
  問:可不可以聊聊您投身於沉香事業後的經營心得?
  答:第一,沉香事業,是一件很美的事業,讓我和我的團隊找到了心靈的歸屬,我很享受;第二,沉香文化的復興,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順勢而為;第三,對於我們做香器具的企業來說,經營這份事業,首先要對文化負責,對傳承嚴謹。
  問:作為協會的副會長,您對協會未來的發展,有何建言?
  答:協會成立一年來,在劉東曉、劉海燕會長、陳燦輝秘書長的帶領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團結沉香行業的從業人員創建省級正規註冊協會,主辦中國(東莞)國際沉香文化博覽會,創辦全國十大香藝師、十大鑒香師、香王大賽等。同時,北京香博會、廣州品鑒會樣樣皆讓業界拍手稱贊。作為協會的副會長,我充分支持現在協會所制定的沉香未來發展規劃,在這基礎上,廣東省沉香協會真正做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與時俱進,使沉香產業煥發新的活力;第二,大力弘揚香文化,承擔起了傳承文明的責任,廣東省沉香協會攜手南方日報,每周開闢專刊,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沉香、瞭解沉香、熱愛沉香;第三,為促進沉香產業健康發展,協會在規範沉香市場、制定行業規範及標準、保護稀缺沉香資源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撰文:袁丁 編輯統籌:李勁
  《沉香周刊》由南方日報社與廣東省沉香協會主辦
  總指揮:張東明 王更輝 劉東曉 總策劃:王垂林 劉海燕
  總統籌:郎國華 陳志
  譚仕龍 張翼飛
  執行:袁丁 陳麗芳 裴敏慧
  鬱石 劉艷輝 陳明環
  鐘浩明 王瑜 潘航  (原標題:獸焰微紅隔雲母 巡爐水沉參鼻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q46lqmyx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